枳壳是一种常用的理气类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价值。2020年8月,隆盛镇外出考察后,将枳壳作为了该镇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此后,大英县围绕省级园区创建,不断加强镇村和行业主管部门及平台公司沟通协作,2021年初成功将大英县枳壳刺梨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纳入2021年省级园区培育对象。
园区核心区的枳壳。
开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作为土门垭村的党支部副书记,今年72岁的郑大桂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刺梨种植管理很有经验。“刺梨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且生命力强,在坡台土都适合种植,还能加工成果脯、刺梨酒。”据介绍,土门垭村一带种植刺梨历史悠久,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刺梨种植已成功规模化发展,2021年村集体所有的679.6亩刺梨共收入57万元。
土门垭村位于园区的核心区域,枳壳产业如何发展呢?该村采取“腾英公司(国有农投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流转土地开展标准化种植,村集体成立劳务公司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村已成功种植1756亩枳壳,明年将迎来丰产期。
“我们公司主要是以劳务合作方式,实现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销售。我们与村集体签订劳务合同,每亩地每年给予一定的管理维护费,每月进行抽点式检查,每季度进行全面检查。”四川腾英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赵雪飞表示,公司已经与园区内7个村集体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合作,既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又将土地统一起来,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园区核心区域土门垭村。
“目前我们已建设标准化枳壳基地8000亩、刺梨基地2800亩,套种栀子140余亩、金丝黄菊1000亩、紫苏3000亩。辐射带动全县发展优质中药材12000亩。”园区管委会主任黄辉兵说,园区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已建成一批高标准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
种养结合
打造循环生态经济模式
为了建立生态经济的种养循环模式,在距离土门垭村不远处的会龙桥村,腾英公司已成功建设一个年出栏量4800头的生猪养殖场。
据赵雪飞介绍,该养殖场配套安装有智能化饲养设施设备、粪污智能化收集处理发酵系统以及自动通风换气系统。“整个养殖场只需3个工人就能维持运行,极大地降低人工成本,保障生物安全,提升养猪效益。”
循环模式是如何进行的?园区的做法是,将养殖粪污通过干湿分离处理后,固体制成有机肥原料,液体用于浇灌种植农作物,减少养殖污染,减低了种植成本,既确保了生猪稳产保供,又快速壮大了种养产业。
种养只是第一步,黄辉兵深知,要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效益化,必须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我们正在筹建中药材初加工中心、仓储冷链设施,以及发展文化旅游。”他介绍,初加工中心规划面积3500平方米,包含中药材清洗、分选、切片、烘干等功能。
依托遂宁市精品村建设,园区在现有“大小产业环线”基础上,充分挖掘乡土人文、青山绿水等资源,支持鼓励采摘体验、民宿、集药膳、药疗、药养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完善农业主题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游客到来。“未来我们还要建设一个‘百草园’,作为中药材的科普基地,同时持续开展各种采摘、赏花体验活动,提档升级民宿接待能力,进一步培育三产融合精品。”黄辉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