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生态农场是要在持续获得最高产量的同时,保持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是保护环境、发展农业的新模式。推进生态农场建设,打好“绿色牌”,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既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既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生活质量又能夯实农村消费链条的丰富性,可谓是一举多得,意义重大。
生态农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意见》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生态农场建设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举措,部署了四方面重点任务。从遴选培育一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市场主体,到总结推广一批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模式,再到探索构建一套生态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及构建一套生态农业检测体系,《意见》兼顾全局谋划和重点部署,既立足当下,也着眼长远,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有效实践,更是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务实举措。
“十四五”时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进入低碳发展的新阶段。《意见》对生态农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引导入选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全程推广应用标准化生态农业技术,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打造绿色生态品牌,及时对生态农场的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地膜回收利用等台账进行查核,等等,通过软硬件相结合,大力推进生态农场建设,不仅能进一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实惠,更是为返乡、入乡、在乡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一个舞台,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建设生态农场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任务。一方面,各地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向,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保持战略定力,制定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举措,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稳扎稳打,因地制宜、精准推进,一茬接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